家居图片网

转换层就是避难层吗? 18层转换层是几层?

292 2023-11-20 11:03 admin

一、转换层就是避难层吗?

建筑的转换层是结构专业对结构体系的一种转换,如结构的底层框架体系与上部不同结构体系的转换。而避难层则是防火规范规定,当公共建筑,住宅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,在距扑救场地地而50m处所设的安全逃生渠道。所以,转换层与避难层两者是不同的。

二、18层转换层是几层?

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,既集吃、住、办公、娱乐、购物、停车为一体的综合建筑。由于空间功能的复杂化,使得建筑结构也随之变化。为了适应上部小空间下部大空间的功能需要,需在两种结构的交接部位设置过渡结构,也就是转换层。

从楼的结构和建筑类型上考虑。如一栋30层的房子,1至4层为裙房,那4层以上进入标准层,那第4层就算是转换层了。

三、施工图为什么要转换坐标?

为了工作上的方便,在建筑工程设计总平面图上通常采用施工坐标系(即假定坐标系)来求算建筑方格网的坐标,以便使所有建(构)筑物的设计坐标均为正值,且坐标纵轴和横轴与主要建筑物或主要管线的轴线平行或垂直。

为了在建筑场地测设出建筑方格网点的位置及所有设计的建(构)筑物,在测设之前还必须将建筑方格网点和设计建(构)筑物的施工坐标系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系坐标。坐标换算的要素xo、yo。

四、转换层怎么设置?

层结构类型转换。多用于剪力墙结构和框架-剪力墙结构,它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,以创造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。

2.上、下层的柱网、轴线改变。转换层上、下的结构形式没有改变,但是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扩大,形成大柱网,并常用于外框筒的下层形成较大的入口。

3.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布置。即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改变为框架的同时,柱网轴线与上部楼层的轴线错开,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。转换层的结构形式:当内部要形成大空间,包括结构类型转变和轴线转变时,可采用梁式、桁架式、空腹桁架式、箱形和板式转换层;当框筒结构在底层要形成大的入口,可以有多种转换层的形式,如梁式、桁架式、墙式、合柱式和拱式等。目前,国内用得最多的是梁式转换层,它设计和施工简单,受力明确,一般用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。当上下柱网、轴线错开较多,难以用梁直接承托时,可以做成厚板或箱式转换层,但其自重较大,材料耗用较多,计算分析也较复杂。

五、转换层是什么?

转换层: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,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(设备)类型,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(设备)转换,则该楼层称为结构(设备)转换层。

转换层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梁式、空腹桁架式、斜杆桁架式、箱形和板式,另在房屋设计中如上下两层平面功能不同,亦对楼板墙体等进行结构加强,做转换处理。

六、转换层间距规范?

吊顶钢结构转换层标准间距需要计算确定,下面是两个个常规间距方案,可以参考一下:

一、30*30*3角钢横梁,纵横间距1200*1200,30*30*3角钢吊杆,间距1200,用于吊顶上部管线较少。

二、50*50*5角钢横梁,纵横间距3000*1200,30*30*3角钢吊杆,间距1200,用于吊顶内风管宽度大于1200或管线排布过密

七、转换层规范做法?

转换成规范的做法是。加强转换过渡层的。安全。

八、转换层验收标准?

      1、当高度超过300公分,应连接转换层结构。

      2、吊杆与主龙骨的距离要控制在30公分以内,若距离超过30公分,需增设吊杆。

      3、当吊杆的长度超过150公分的时候,要增设反支撑。        4、若吊杆位置与设备位置发生冲撞,应调整吊杆的位置,或增加吊杆。

九、转换层承重标准?

一、转换层规范要求

  1、根据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的6.1.11,吊杆与主龙骨末端的距离不大于300mm,大于300mm时应加吊杆。当吊杆长度大于1.5m时,应设置反支撑。当吊杆遇到设备时,应对吊杆进行调整和添加。

  2、还规定适用于3m以上需要提供连接的转换层结构。反撑的作用是当室内产生负风压时,控制天花板向上移动。当面板承受风荷载时,面板会上下浮动。吊杆通常由 6 ~ 10钢筋制成,可以控制面板的向下运动,但不能控制面板的向上运动。反支撑可以支撑板面并防止其向上移动,从而控制板面的变形。

  二、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特点

  1、转换层施工荷载大

  在结构转换层的施工中,自重荷载是施工荷载中最重要的部分。为了使转换层结构上下变化,克服自重的不利影响,结构的端面应自然增加。

  2、转换层支撑难度大

  转换层标高较高,一般在20-30m之间,使得巨大的施工荷载需要多个楼层分担。转换层的悬臂部分可以采用桁架结构,将施工荷载逐渐传递给下部结构。

  3、转换层钢筋施工量大

  转换层构件跨度大,截面尺寸大,钢筋中含有大量钢筋,分布密集,相互穿插。施工时,要保证钢骨架的稳定性,便于钢筋的布置。

  4、转换层混凝土强度高,体积大

  由于转换层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,应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来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化热,防止各种混凝土。

十、吊杆转换层做法?

先将角铁的一头安在楼板上,另一头安在主龙骨上,若吊杆长超出一米五,需反支撑固定,不能和角铁在同一直线,呈梅花型,距离应保持两米。

接着将拉杆两端分别固定在吊杆下方和顶棚,倾斜构成三角形,增加稳定性,最后再根据需要,依次安装反支撑。 当吊筋长超过固定尺寸一米五时,就需要安装反支撑,也就是将拉杆从吊杆处倾斜安在顶棚上,形成固定的三角形。它的作用也就是防止受气压影响而造成变形等质量问题,而它的使用量则是根据设计方案来定。但反支撑材料没有特殊的规定,其中钢筋使用比较普遍,但也有采用龙骨的。 其中吊杆和主龙骨的顶端间距应小于三十厘米,若超过这个距离,往往需要多安装吊杆。当吊杆超出固定数值时,就需反支撑作用,若遇上设备,还需对它进行调整,并根据实际情况,来增加吊杆数量。另外还规定,当它大于三米时,就需要提供相关的连接结构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